科学网成功科研人的 12 项特质
作为科研人,你有过哪些梦想?寻找罕见疾病的治疗方案?制造出历史性的发明?赢得诺贝尔奖?
而另一个同样重要的问题是:你认为怎样的特质可以帮助你达成这些梦想?
当我们回顾那些成功科学家们的经历时,我们发现他们之间有一些共性。正是这些共性,使得他们成为了科研人,并在他们的领域内取得了成功。这些特质在一些科研人员身上表现的十分明显,在另一些人身上则相对弱化。但整体而言,在所有科研人员身上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想不想了解这些特质具体是什么?又有哪些著名的科研人和你有着共同的特质?现在,就让我一起来看看吧。
好奇心
回到孩提时代,我们常常会拆开一件玩具,撕开一张图画,试图看看里面的样子或者制造一些声音。科研人员们一生都保有着孩童般的好奇心。他们对自然界各种各样的现象感到着迷,并乐于努力了解它们。对于那些真正充满好奇的科研人来说,对知识和信息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好奇的科研人员不只在自身所在的领域求知若渴,他们也愿意探索其它领域。因为你永远不知道,科学问题的答案会从何得来。对牛顿而言,灵感来自于果园。而对阿基米德来说,则是浴缸。科研人员永远不会停止好奇!
求知欲
求知欲,加上永无止境的好奇心,成功科研人员们总渴望深入探索,从方方面面理解一个问题、一个概念或者一个现象。事实上,这可以帮助他们发现新的问题和见解。我们作为人类,其实对于这个世界知之甚少。可能正是基于这种感觉,产生了对知识的渴求。
达尔文从 22 岁起,就开始了对其代表性理论 —— 进化论的研究。但他并不满足于只提出一些基础的观察论点。因此,在之后的数十年间,他致力于不断满足他获取更多物种进化过程相关知识的渴求。28 年之后,在达尔文50 岁时,他终于认为可以出版他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 ——《物种起源》。
分析能力
分析,是通过学习和观察,将其结果结合转化为有意义的结论。是连点成线,汇聚成图,最终获得惊喜。偶然的一天,当阿基米德躺进浴缸里,他之前积累的所有知识忽然融会贯通。几天来,他一直在思考国王的问题:如何判断国王的金子是不是真的?当他把自己沉浸在浴缸里时,他立刻意识到,是什么导致了水的溢出(有重物沉入水中)以及如何借此判断金子的真伪(将其放入水中)。这就是惊喜时刻!
创新性
创新性是指从新的角度,或者像人们常说的,用新的眼睛观察事物。这是激发许多发明和发现的跳板。比如,当牛顿看到一只掉落的苹果,这在绝大多数人看来是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但是从重力的角度来看,牛顿得出了他著名的三大运动定律。一名具有创新性的科研人员知道,下一个巨大的发明或发现可能随时随地出现,他们只需要足够细心的观察。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凭借其在抗疟疾领域的创新疗法于 2015 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而她的研究成果并不是来自于新时代的发现,而是源于中国古代对于草药的记载。
适应性
如果说创新性是指以新的方式观察事物,那么适应性则是指你进入新的场景时所需要的适应时间以及你的适应程度。作为一名科研人,你可能需要经常面临一些新的挑战。比如调整你的研究方向以取得资助,搬去新的国家寻求机会,或者依照同行的建议以全新的方式开展研究等。你的适应性决定着你作为一名科研人员的表现,以及你可能取得的成就。
现任巴基斯坦真纳大学(Quaid-i-Azam University)生物技术学系系主任,及巴基斯坦科学院(Pakistan Academy of Sciences)前秘书长 就是很好的榜样。尽管他拥有分子系统学博士学位,但根据导师的建议,他在 90 年代中期决定开始探索快速发展的生物科学领域。而后,随着对该领域研究的深入,他意识到,其伦理学意义与科学发现同样重要。因此,他开始探究生物伦理学,而正是这一转变,最终引领他获得了 201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阿维森纳科学伦理奖。除此之外,他仅仅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就适应了日语以及日本的生活方式,并取得了京都大学的博士学位,难道不令人惊讶吗?
专注力
同类文章排行
- 王健林又悄悄卖了几家万达广场!保险、信托接
- 国产顶级“二次元”IP:三国
- 为什么互联网产品越来越难做了?
- 在人工智能炒热机器人时,也被人把风带进了教
- 刮着大风的人工智能,躺着赚钱的自动驾驶 | 虎
- 珍爱智商,远离“区块链”
- 共享,正从风口到风险
- 智能音箱,正走在智能手表的老路上
- AI在内容分发上的绊脚石
- 为什么大公司的高管们都爱练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