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社长的巴西“公开课”:12字阐述“新
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在对话会上做主题演讲。记者雷达摄
“听说许多巴西朋友对‘新常态’很感兴趣,借此机缘,谈谈我个人对‘新常态’的理解。‘新常态’新在哪里?简单说,是四个关键词: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
2015年6月17日,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巴中合作专题对话会上发表主旨演讲,用12个字概括了他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理解,在巴西各界引发高度关注。
12字阐述新常态:
“我认为,意味着富态、优态、活态”
6月17日,巴西里约热内卢,瓦加斯基金会应用经济研究所。前来参会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媒体人士一起聆听中国第一大报、中共中央机关报的社长,如何解读“新常态”下的中国。
“‘新常态’新在哪里?简单说,是四个关键词: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杨振武社长以简明扼要的12个字描述了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中高速”,就是增速换挡。面对潜在增长率下降、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中国经济“做不到”也“受不了”长期维持两位数增长,必然会换挡回落。从高速到中高速,是“新常态”的一个重要特征。
“优结构”,就是结构调整。今天的中国经济,站上了更高的发展平台,追求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调结构是“新常态”的最本质特征。目前,中国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收入分配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出现新的积极变化,经济结构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的趋势更明显。
“新动力”,就是动力转换。随着劳动力、资源、土地等要素价格上扬,过去依靠低要素成本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中国经济必须把发展动力切换到科技创新,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只有紧紧跟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快节奏,让创新成为点燃发展的新引擎。
“多挑战”,就是风险累积。经过多年快速发展,一些曾经“看不见”、“不确定”的风险,有可能逐步显性化。目前,中国经济风险总体可控,但对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仍要引起高度警惕,把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平衡。
“‘新常态’对中国意味着什么?我认为,意味着富态、优态、活态,意味着结构更佳、效率更高、环境更美、民生更好、经济基础更牢、发展更可持续。”杨振武社长如是说。
“人民日报社长来到巴西为我们解答问题,是一次非常珍贵的深入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机会。他的讲话不回避问题,直面中国经济‘新常态’面临的挑战,今天这场对话会让我更好地理解了‘新常态’的合理性、必要性和科学性。”参会学者迈克尔·卡尔林说。
对话会上,瓦加斯基金会学者向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提问。记者雷达摄
“这12个字,既是对巴西人民也是向中国人民阐释了‘新常态’的深刻内涵。”中国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研究员谢文泽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巴两国相距遥远,在官方的交流之外,民间的了解还较为缺乏。人民日报作为中国第一大报和中央媒体,在促进两国民众客观、正确地彼此了解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人民日报若能针对巴西民众的阅读与思维习惯,在一些重大议题上发挥党报的引领作用,与巴西主流媒体进行合作,会对树立我国的良好对外形象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回答“新常态”将给世界带来什么:
“带来机遇,带来财富,带来共赢”
近几年来,中国与拉美之间高层来往密切。去年7月,习近平主席对拉美四国的成功访问,开启了新的“中拉时间”,推进了包括两洋铁路在内的一大批战略性项目,谱写中拉合作新篇章。
2015年1月,诸多拉美国家领导人和高级官员飞越重洋相聚北京,出席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就在上个月,李克强总理刚刚结束的拉美之行,进一步落实习近平访问拉美时各项协议,让“中国装备”在世界舞台上再一次精彩亮相。
“中国与巴西同为发展中大国,同属金砖国家成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肩负着很多相似的使命。当前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进程曲折艰难,新兴经济体普遍遇到经济下行压力,如何认识和应对新形势新变化,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中巴两国都要面对的现实课题。”杨振武社长在演讲中说。
同类文章排行
- 王健林又悄悄卖了几家万达广场!保险、信托接
- 国产顶级“二次元”IP:三国
- 为什么互联网产品越来越难做了?
- 在人工智能炒热机器人时,也被人把风带进了教
- 刮着大风的人工智能,躺着赚钱的自动驾驶 | 虎
- 珍爱智商,远离“区块链”
- 共享,正从风口到风险
- 智能音箱,正走在智能手表的老路上
- AI在内容分发上的绊脚石
- 为什么大公司的高管们都爱练咏春?